現代花式壺鈴比賽的源流、動作類別及評分規則

黃靜修 COACH MILLENNIUM

從1893年第一屆由德國發展的花式壺鈴正式大型運動賽會開始,花式壺鈴(壺鈴雜耍運動)的比賽便是全世界唯一有正式規則與賽事賽會組織的壺鈴運動比賽,比現代發展的競技壺鈴(Girevoy Sport)比賽早了近七十年。在歷史的洪流中,雖幾經戰爭波折而式微,但卻在其它東歐國家與俄羅斯得到更有力的復興,也發展了更符合現代競技體育的比賽規則。

 知性學習|知識共享|深度閱讀   SHARE TO 快速分享本文至
        式壺鈴作為最古老的正式壺鈴競技運動項目,同時也是傳統力量雜耍運動的主要展示工具,在尚無照相機的馬戲團職業運動時代,運動員或大力士之間的壺鈴競技主要還是透過表演與相互挑戰,較沒有相應且成文的規則。較接近現代版的花式壺鈴運動與比賽制度,源自德國從1893年開始的大型8人制與10人制團體賽,在20世紀下半葉競技壺鈴比賽及制度規則尚未出現之前,花式壺鈴比賽便是最古老且有規則的正式壺鈴競技比賽,至1968年總共舉行了41屆的比賽。

        那時候由於普遍尚無壺鈴(kettlebell)這個通用名詞,各個參賽隊別並沒有稱作壺鈴代表隊,而是稱為圓形重量團隊(德語:Rundgewicht-Jonglieren Musterriegen),後來這項運動賽事的發展在經過一戰與二戰的影響與破壞之後逐漸式微,但卻在許多也使用壺鈴的東歐國家及俄羅斯得到進一步的進化與發展,只是壺鈴比賽漸漸由團體運動賽制演變為以個人或雙人組合項目為主。
        現代花式壺鈴比賽的規則與賽制雖尚未得到全球統一,各賽事組織與壺鈴運動協會間仍有著些微的不同,但動作的難易度的分類與計分、扣分的大方向原則是相同的,只有數字的些微差異(例如場地大小、比賽時間與計扣分計算比分不同)。

        以下主要就現代花式壺鈴比賽常見的組級別項目、重量規格、比賽時間、指定動作項目、動作難度分類的計(加)分、一般犯規及扣分動作等幾個方面說明。

   1   組、級別


運動員體重、身高與年齡目前未分級,組別有男子組、女子組、混雙或四人制等組別,同一位運動員可以參加個人與混雙組別。

   2   重量規格

無論個人賽還是混雙賽制,規定男子運動員均使用16公斤壺鈴,女子運動員使用8公斤壺鈴,重量誤差允許小於200公克。運動員上場前,由裁判及評委監督將壺鈴過磅稱重。

   3   場地標準

個人項目的比賽平台的面積為3 x 3平方公尺,混雙等其他團體項目的面積為4 x 6平方公尺。

   4   時間限制及音樂

個人項目比賽時間為3分鐘以內,混雙比賽規定為4分鐘以內、四人混合為6分鐘以內。運動員的表演形式取決於表演的主題和音樂伴奏,需繳交提供並搭配合適的音樂及音樂長度。

   5   指定動作項目

比賽所展示進行的整套動作由大至小依序由段落組合元素組成,可以自由的自行編排各種元素來組成一個組合,也可以由幾個組合組成一個段落,各個段落便組成一整套比賽動作,整個套路至少應由30個元素所構成。

但無論編排何種形式或風格的套路,都必須包含矢狀面、額狀面及水平面上的元素以及三次的運動員180度轉身過頭投擲元素、四次投擲延伸到手掌上的抓舉

段落之間的休息可以通過將壺鈴投擲放在抓舉的手掌上,會被認為是一系列元素或組合的結束段落,用以進行下一個段落。禁止連續三次執行相同的元素。(例如前門正旋盪壺最多只能連續進行二次便要更換元素) 

 
 6   難度分組及評分元素

與體操等傳統比賽項目評分相似,花式壺鈴評分標準將眾多五花八門的動作元素以難度分組,由易至難、由低分至高分依序為:

  •   A組元素 :又分三級計加分,A-級動作是指在任何平面上不分何種壺鈴旋轉方式單旋投擲,A級動作是運動員轉體90度的各種單旋投擲,A+級動作是運動員轉體180度的各種單旋投擲。

  •   B組元素 :又分三級計加分,B-級動作是指在矢狀面、額狀面或水平面上的雙旋的投擲,B級動作是運動員轉體90度的各種雙旋投擲,B+級動作是運動員轉體180度的各種雙旋投擲。

  •  C 組元素 :又分三級計加分,C-級動作是指在任何平面上不分何種壺鈴旋轉方式的三旋投擲,C級動作是運動員轉體90度的各種三旋投擲,C+級動作是運動員轉體180度的各種三旋投擲。

  •  D 組元素 :這是加分最高的動作元素,也就是壺鈴四旋以上的各方向投擲及轉體,以及其它未歸類更複雜和艱難的元素動作。

    計分舉例:A-=1分、A=1.5分、A+=2分、B-=2分、B=3分、B+=4分、C-=3分、C=6分、C+=7分、D=每次加7分以上。元素的複雜性、獨創性和藝術性會獲得額外分數。


 
 7   犯規及扣分元素

除胯下動作外,所有壺鈴的投擲均必須在運動員胸部高度進行,如果有發生以下情況會被扣分:

  • 幅度高度不足每次投擲 扣0.5 分;
  • 摔落壺鈴或將壺鈴放置地板上每次扣5 分;
  • 在投擲元素結束時用另一隻手幫助支撐壺鈴每次扣1分;
  • 非屬嚴重的壺鈴平衡失誤每次扣1 分;
  • 壺鈴失去平衡導致動作組合停止每次扣5 分;

  • 忘記或失誤產生不清楚俐落的動作每次扣3 分;

  • 比賽進行時間中超過50%的時間未用於持續進行動作元素扣10分,超過60%扣12 分、70%扣15 分。

    除以上扣分項目外其餘比賽可能還會有非轉向越步扣分、壺鈴彈道軌跡偏差、壺鈴手把位置不正確或身體動作不規範等扣分項目。


        以上就是現代花式壺鈴比賽常見的評分模式與方向,在這個計分方式的前提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比賽中運動員們都儘可能的執行多旋與轉向的元素,但也並非執行多旋就能拿高分,如果執行一個D組難度能加7分的四旋元素,結果沒有完成導致摔落壺鈴,那麼反而7分沒拿到還要被倒扣5分,那就得不償失,過去也有出現選手完成比賽但沒有分數或成績比較差的情形,就是因為選擇的元素組合難度過高,加上比賽的臨場壓力導致連續性重大失誤所造成。

        小瑕疵的疊加會造成失誤,小失誤的疊加又會造成重大的表現失常,個人覺得,現在的評分標準雖朝著更高的運動能力技術與更強體能表現發展,但如此的評分標準最大的缺陷就是大大限制了運動員的創意、個人特色與風格。為了拿高分,運動員們可能會千篇一律的發展多旋過頭與轉向的元素並把這些元素練到極致,只要能執行連續多旋元素不失誤就能實現持續大量灌分,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數成績,所以在比賽中就很難見到其它更有創意、技巧與美感的動作元素。但話又說回來,比賽是比賽,表演是表演,比賽與表演兩者之間有其共性又有其區別,所以有評分規則的量化標準與限制,也才能符合現代競技運動公平公正的意義,畢竟不是每個裁判的藝術素養與審美觀點都是相同的。這就好比籃球等球類運動一樣,無論跳多高跑多快技術多高超、任憑進攻動作如何藝術高級、行雲流水,只要球塞不進籃框裡,都是沒有分數的。現代的花式壺鈴比賽,相較於表演,比賽中的「藝術性」、「創意性」、「動作美學」、「情感表現」或「服裝造型」等無法準確量化的因素,雖也有評分占比,但其實準確來說影響成績比分並不高。

        目前各賽事組織單位每一年的評分標準都會因應現實發展而些微調整或更動,也或許會有全新的賽制與評分標準,但大方向的原則仍是不變的。理解完花式壺鈴比賽的評分進行規則,就讓我們一起來觀摩現代花式壺鈴比賽中頂尖運動員們的高水準表現吧!
男子個人項目範例 / 波蘭 Alexander Nikiforyak / 2021年匈牙利世界盃
男女混雙項目範例 / 俄羅斯 Leonid Sintsov與Maria Tarverdieva / 2021年匈牙利世界盃
20年前的賽事比對:RGSI 2002年俄羅斯女子雙人冠軍

Coach Millennium

千年教練 黃靜修 
Health Fitness and Sports Performance specialist, instructor, writer, influencer.
About me
I am a professional sports coach passionate about sharing my knowledge of fitness workouts,bodybuilding and love of kettlebell juggling. I am a INBA/PNBA pro bodybuilder and one of the best kettlebell jugglers in the Asia. I runs Coach Millennium™ Elite Athletes Education Workshop.
Created with